简体 | English
基础科研
基础科研
主诉咽部异物感症患者的咽周临床表现观察
作者:    人气:6501    时间:2014-4-2 8:22:21

    作者: 叶发贵 ,余思忠,吴久昌

    【关键词】咽异感症;咽部异物感;脾肾阳虚
    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人数中,经常接诊以咽部异物感主诉的患者,都未见咽部化脓充血.部分患者自认慢性咽喉炎经常服用中草药治疗,效果不佳,多次诊治不愈。因此.笔者对300例以咽异感症为主诉患者进行部分咽周临床表现观察.以探讨咽异感症的病因和辨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06年4月300例在福永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主诉咽部异物感症的患者,男190例.女l10例:年龄I8—45岁,平均24.2岁。患者病程7 d-6个月不等,80%(240/300)患者自认为“上火”.常服用中草药凉茶或平时自觉多喝水。90%(270/300)服务于工厂企业。主要症状为咽部或颈部中线有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异物感、刷牙时有干呕等,常位于舌骨至胸骨上窝咽中线上或偏于一侧。本组病例不包括咽喉明显病变而容易诊断的患者.如扁桃体角化症、咽旁肿瘤、会厌囊肿、腭垂过长、下咽肿瘤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出咽反射是否敏感、腭垂有无水肿、咽后壁滤泡是否增生、扁桃体几度、颊黏膜有无齿印、舌沿有无齿印的体征及刷牙有无干呕的相关结果进行造表登记。
    2结果
    在所观察的300例患者中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占85%(255/300),有颊黏膜水肿的占72%(218/300),舌沿有齿印的占59%(I77/300).刷牙有于呕的占44%(132/300)。腭垂水肿的占36%(108/300),咽反射敏感的占33%(100/300),扁桃体I。占85%(254/3O0)./I。占15%(46/300).
    3讨论
    咽异感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对咽周的症状、体征认真加以了解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咽部神经受舌咽神经丛支配,故其他脏器的病变也会引起咽部症状。咽部神经支配丰富.主要来自咽后壁内的咽丛,含有舌咽、迷走、副神经和颈交感神经的分支及三又神经第二支舌咽神经等直接分布于咽部.对刺激感觉灵敏,其机制多为周围滑囊炎症刺激。通过三又神经运动支反射引起。从本组临床资料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咽周范围有黏膜水肿体征的最高达72%,滑囊黏膜水肿后刺激咽部感觉神经末稍感受器从而产生异物堵塞感。究其原因可能跟他(她)们平时多饮水或喝“凉茶”有关,众所周知,多喝水后引起多尿,带走了过多的电解质,特别是钾离子,故容易引起黏膜水肿。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从中医辨证看苔自舌肥,颊黏膜、舌缘见齿印此证属寒湿凝滞,即湿邪内生.外伤寒冷,或脾肾阳虚。从本组观察病例看多数患者服务于工厂企业,平常休息欠佳.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淋巴滤泡增生.习惯性认为是上火,多喝“凉茶”多饮水,进一步导致黏膜水肿、舌肥苔白等。
    另外咽异感症病因较多.近年来研究发现,咽淋巴内环构成咽腔防御的首要屏障.反复的理化和生物因素的刺激。使其在成人中发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概率很高。咽淋巴内环异常除腺样体、腭扁桃体肥大或慢性炎外,还可表现为舌根、咽后壁和咽侧壁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本组所观察的300例患者中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占85%(255/300).进一步压迫咽部神经末稍,引起咽部异物感。这也可能跟他们平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作息欠佳致抵抗力下降有关。
    近年来有报道研究还发现,除咽喉局部因素外.邻近及远端器官病变,尤其胃液合并肠液反流至咽喉部是咽异感症不可忽略的因素。金魁莺报道23例有咽异感症的反流性食管炎中有13例首诊于五官科.经间接或直接喉镜检查均见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此症也合中医的脾失健运,脾虚。本组观察到有132例占44%的患者有干呕症状。从表一中还可看出有20例患者咽周临床表现只有淋巴滤泡增生可能与胃肠液反流有关。
    因此,对咽异感症患者。不应该轻易诊断为咽神经官能症,而要经过仔细检查咽部及周围颈部、上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查找出全身或局部的原发病因,认真辨证,给予针对性治疗,才能达到去除咽感觉异常的效果。同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量喝水。
   
    【参考文献】
    [1]陈伟良,于建广,李劲松,等.茎突综合征和翼钩综合征手术疗效与病理学观察[J】.1:3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4):349—350.
    [2】杨医亚.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5.
    [3】陈峰,高下,戴艳红,等.咽异感症3种方法治疗对比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55-56.
    [4】金魁莺.以咽异感症为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误诊分析『J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2):52—53.
 
(信息来源:中华碑林医学网)

 

千亿体育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www.influensa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3169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630号